怎么评价小米汽车SU7
先直接回答小米汽车会成功吗?
我认为会。分几点讨论:
1、态度:个人认为做一件事能否成功,态度非常关键。雷军造车前做了85场业内拜访与沟通去学习汽车,3年前豪言赌上人生所有声誉与战绩为小米汽车而战,自己深度试驾150款车。小米造车的态度还表现在如何造车,小米并没有随便找个工厂贴牌造一辆9.99万的老头乐看起来又情怀又性价比,没有急于进入市场随便搞一辆车,而是慢工出细活,正儿八经的网罗人才,自研技术,自建一体压铸、工厂,搞定造车资质,目标做一台Dream Car。从老板的态度、公司的行动上看,态度上是在认真造一辆好车。
2、无形的手:最开始人们都在讨论小米没有造车资质,又是收购宝沃,又是贴牌,又是北汽代工,我一直觉得这是最不需要讨论的,资质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人的关系,说带你玩就带你玩,说不带你就是不带你。老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全国工商联副主席,以雷军同志的政企关系,造车资质这东西是最不需要担心的。每个省和直辖市都有自己扶持的汽车产业,北汽最先吃到新能源红利结果不给力,北京除了理想外,新能源第二个也只有押宝小米了。工厂用地、人才招揽等问题,有双无形的手还是方便许多的。
3、造神:无论是美国人,还是中国人,都喜欢造神,从乔布斯,比尔盖茨,扎克伯格,到现在的马斯克,人们都认为一个有着现代钢铁侠之称的人做的汽车一定更靠谱些,中国放眼整个汽车圈甚至科技圈,能被造神造英雄的还真就雷布斯、余大嘴这种可以有这种影响力,王传福、李书福等等他们是没有这个人格魅力的。
4、战略:小米第一款车做的一款C级纯电轿跑,我认为走对了路
(1)第一是高端化,手机成也低端性价比,败也低端性价比,整个品牌形象不光被打上优质性价比标签,低端标签始终撕不掉,手机吃了大亏,手机高端化三年才在小米13和14上取得成功,所以汽车当然不能再吃了大亏不长记性,无论如何也要在品牌上先占领高端脚跟,这没什么不好。用腿肚子想一下都知道高端打低端容易,低端再想爬上去做高端没人买账,举个例子就是零跑如果出一台各方面都不输理想并且价格30万的车,绝对干不过理想,这就是品牌的力量,所以小米第一台车要先定品牌调性,若是做一个B级车或者A级车,再怎么有性价比都是废,别管那些天天高喊19.99,14.99的人,都是瞎起哄的不买车的,真有低端需求的人想要小米汽车时,可以等SU3或SU5啊,没必要非得让第一台车就做低端车,所以为了品牌的长远发展,第一台车无论如何都要做高端化,哪怕是亏钱补贴给消费者,也要把逼格拉上去。
(2)第二是车型战略,每个新势力都是要切入一个点入局,理想找了个细分领域深耕产品需求,小鹏走对了纯电和智能化且依靠无敌的造型出圈,蔚来定位精英人群、高端服务和换电,我认为小米汽车SU7是明着要分特斯拉一杯羹的,SU7希望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不是生态、不是智能、不是性价比,而是一种性能之美、设计之美,这些智能化、生态等在购车意愿的权重里都是比较小,都是锦上添花,守正出奇的奇。而选择造一台性能跑车是走对的一条路。雷军明白现在造车和造手机不一样,还是要尊重一下汽车行业,性能和操控是一台车最基本的,也是最易感知的,只有造一台性能车才最能说明有造车能力秀肌肉,尊重造车逻辑。回到说为什么我认为SU7是本着干特斯拉的呢?购买model 3的车主最常说的优点有操控极其好,耗能低,外观好,内饰简约,车机好。那么从这几个点来看就知道SU7应该极力鼓吹性能,在参数对比这一块小米没输过,之后再找群赛车手亲测表示超级无敌好开。小米也在吹嘘耗能低,量产最低风阻,水滴形状的外饰设计,号称冬季续航之王等等。外观方面虽因人而异,但SU7的抄袭了保时捷必然不会太差,20几万的车有百万车的造型,没有设计的特夸张,也没过度设计,低趴的跑车姿态,个人认为是一台回头率极高的车,在我心目中可以媲美小鹏P7和阿维塔了。内饰方面可以看到是极简风格并且保留了些实体按键,实用性和操作感会受到好评的,车机方面吊着特斯拉打。所以不光和特斯拉有着高度相似的用户画像,这台车在产品体验上各方面都是瞄着model 3的,model 3和model Y 11月6万5的销量,现在指着谁能来撬动特斯拉,极氪?小鹏?蔚来?哪吒?比亚迪?智界?智己?我看都不容易吧,第一台车能分到model系列六分之一的销量,就算非常成功了。要说能否撬动特斯拉呢?还是有点机会在的,model系列销量太大,一直没有更换800V平台,24年的纯电车拿不出800V,800公里续航的双八百都不好意思进来卷,并且特斯拉的车机和智驾优势基本已经没有了,就算FSD引进中国还得看下订阅费咱小老百姓能否享受的起。
(3)第三是人车家生态闭环战略,有小米汽车后,小米确实基本遍布了一个普通人24小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产品品类,生态的加入会让人期待更多的玩法,这一点也只有华为有这方面能力,但华为生态产品渗透率应该远不如小米。
(4)成本:小米很早就布局了汽车各领域的投资,在汽车电子方面,小米投资了超10家激光雷达、4D毫米波雷达、汽车传感器等企业,建立了与小米供应链生态相匹配的传感器投资版图。强大的产业链布局应该会给小米的成本带来优势,对于这一套小米已经很熟了。
总结就是这样一个有钱有态度有人脉有用户基础的玩家亲自入局,它若不成,从此也就没有新玩家能成了。
简短的swot分析:
1、优势:科技大厂,生态造车,资金充足,背水一战。作为科技大厂智能化方面进屋就是第一梯队,有着最强生态圈兴许是个好的切入口;世界五百强企业大把现金不怕烧钱;身处绝境背水一战有时候不是坏事,说不定能迸发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,俗话也叫触底反弹。
2、劣势:新人进场赶了个晚集。还没入局品牌就已定性,低端标签很难撕下;细分领域基本被瓜分完;造车方面0经验。
3、机会:流量曝光极其大,粉丝群体数量庞大;虽进场晚,但还是群雄乱战的年代,已经将各产业链的成本卷下来了;距离洗牌还有几年。
4、威胁:定价和品牌力消费者不买账;没有造车经验导致品控和口碑问题;特斯拉大降价。
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
品牌是个玄学问题,同样一款产品拥有不同的车标,就会有截然不同的销量。好的品牌力可以让用户忽略很多问题,甚至反向教育用户。就像喜欢一个异性一样,怎么看怎么喜欢,可以忽略各种缺点,迎合对方改变自己。特斯拉的产品力如今并不高,没有高压平台,内饰极其简陋,反人类设计,车机不好用,价格高的离谱,但是品牌的力量可以让用户忍受这些,可以让用户增加购车预算去冲这个品牌。小米品牌形象一直被扣低端帽子,这个帽子制约着品牌定位和定价,让人们认为小米不应该做中高端车,只要做价格高一点的东西就是忘了初心,质量不行,屌丝品牌等等....汽车是个大物件,常常作为车主身份的象征,彰显车主的品味和气质。如果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因品牌形象问题导致消费者不买账,这是最冤的,没地方说理。现实情况的例子便是小鹏汽车,多家行业报告显示消费者不愿选购小鹏汽车的原因其一便是名字太low。所以小米在手机上吃的亏,一定不会再到汽车上再吃。SU7作为第一款汽车,一定是用料很足,宣传很猛,定价很高,形象上无论是花大价钱给各种KOL充值也好,还是找个彭于晏代言也好,总之要给消费者建立一个高端、年轻、良心、科技的汽车品牌形象,难就难在这是个玄学问题,很难有明确的预算和期限来确保口碑转向。
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。
注意:本文不代表计算机视觉life观点
SU7产品力分析
1、电池:电池占BOM成本的一大块,低配采购比亚迪的75度磷酸铁锂电池400V平台,高配采用100度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TB技术。电池的选购上是比较谨慎的,选用行业第一梯队的电池品质有保障,稳稳地一点毛病都没有。
2、电机:与汇川联合开发,21000转数,行业第一梯队,但说实话比转数根本用不着,咱老百姓根本用不上多猛的加速,而且电机这东西已经非常成熟,比参数就是秀肌肉,高转数也是为了减少体积提高功率密度,给消费者带来的直接感受应该空间问题,比如前背箱空间会更大等等。最值得注意的应该是小米发布会上明确说了已经自研了V8电机并已经完成测试,将在25年上车,电机自研实际是个不赚钱且费力的活,大部分厂商都是直接采购,我更认为自研电机是小米造车态度上的体现,也是我前文所说这个品牌要传达的是性能之美,如果电机都是采购他家的,何谈性能之美的品牌形象。
3、电控:涉及的动力电池管理,热管理,我不懂,不知道啥水平。
4、车身:自建一体化压铸,特斯拉6000吨,小米9100吨,2000MPa高强度钢,整车扭转刚度达51000N·m/deg,可以提高车身强度、减少生产成本,并且三段式防撞设计比较人性化。目前看也是行业第一梯队。能自建压铸机这事投资不小,可看出小米的决心和态度。
5、智能座舱:澎湃OS上车,高通8295芯片,车机系统必然是行业第一梯队,跟华为理想小鹏一个水平,吊打传统车企和特斯拉。并且支持carplay,Ipad上车,为了拉拢使用苹果的高端用户,也是把格局打开了。
6、智能驾驶:低配无激光雷达单Orin芯片,只有高速领航功能;高配一个激光雷达双Orin芯片三毫米波雷达,硬件堆料上不是第一梯队但也够用了,软件上技术路径没毛病,Transformer,Occupancy Networks,大模型都宣称用上了。雷军在开始造车时就号称以自动驾驶切入,全栈自研自动驾驶,收购深动,只不过这两年华为和小鹏自动驾驶进展太快了。上市时的实际水平是否为第一梯队很难讲,要看实车路测表现,从发布会的机械车位泊入来看,泊车的水平较高。从长远看未来会进入第一梯队行列。
7、整车集成:整车就是基于纯电平台打造,不是其他油改电平台,得力于电机、电池CTB、一体压铸整车集成度会比较高,带来的好处就是操控更好,空间更大,拥有较大的前背箱,车内空间需要到实车里面感受。
8、生态:小米的生态是一大卖点,设备互联互通这功能只有华为系一个竞品,这么重要的功能不会做的太差。小米拥有强大的生态链产品布局,无论是生态链产品上车,还是人车家产品线的联动都有很多的可玩性,这方面目前没有竞争对手,只有小米有这个特色。发布会上的拓展实体按键,磁吸的开放接口都是比较吸引我的。
9、外观:外观喜好因人而异。汽车外观抄袭其实见怪不怪,抄个最能出圈的也算是有本事了,自己买车自己喜欢就好。个人认为这车还是挺好看的,导致抖音刷到保时捷第一反应都以为是小米汽车又被拍到了,有这个效应我认为是好事,并且和周围朋友讨论了下,都认为外观是很漂亮的,就连我爸这种传统老年人,在不告诉他品牌的情况下,他都认为这是一台漂亮且昂贵的汽车。
10、内饰:没见过,看起来比较运动和极简,方向盘两个按钮像奥迪R,几个实体按键看起来就是轿跑味道,内饰用料不清楚,没体验过。个人更喜欢蔚来的内饰,让我坐进去感觉更有高级感。
总结就是这台车各方面都比较扎实,产品力我认为不错,不用天天看那些吵着9.9万才叫性价比,各个价位段都有各个价位段的性价比,雷军认真做的产品,一定是那个价位段最值得买的产品之一。
价格预测
经过上面的分析,这是一台用料十足,要定品牌调性的车。买车和买手机手表等物件不同,手机手表可以咬咬牙借个花呗冲个华为苹果高端货,是先看产品再看预算。而汽车是一个大件商品,是先有确定的预算价格段,再去到对应价格段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,所以如果对标特斯拉,售价不可能低于20万,那样抢的就是海豹和比亚迪汉的市场,根本抢不到特斯拉的市场。
价格上必冲高端,但还不能高于model 3,不能定的太低,会影响品牌形象,过低的价格也会和特斯拉对不上档成为不了竞品,预算价格段一般以五万为一个小价格段区间,每台车最低配和最高配的价格相差约10万,所以我觉得几个版本价格分布区间为25-35w,均价在27w左右,这样一款正面硬刚特斯拉的汽车,产品力,功能体验,价格,外观都不输于特斯拉,只有品牌力、电控、热管理等方面不如特斯拉。这个价位如果月销1万台,就分特斯拉五分之一的份额,全年13-15万的销量我觉得相当不错的了,毕竟第一款车产能也有限。
产品力已经展示出来了,后续能否卖好,品牌建设非常重要,其实有时候消费者买东西的逻辑大部分时候并不复杂,没有几个普通消费者会如此细致的逐条分析技术和功能,直接有一个价格预算区间,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,有个看的顺眼喜欢的外观,大概试驾一下再被销售忽悠一下,短视频看看被充值的KOL吹一顿让自己心里有底并认同,就差不多可以定了。
总结
全篇总结下来就是我认为小米是在认真造车,目标高端,长远来说我比较看好。SU7产品力不错,售价猜测25-35w,主要竞争对手是特斯拉。
本人并不在行业内,只是单方面表达一下个人见解,如标题所言瞎分析一通,一定有很多理解是错误的,有其他想法欢迎讨论,我向你学习。
改一下猜测价格,model 3早晚会降到23w,虽然su7用料十足,但没有智驾没有800v的最低配估计得23w左右了,所以我猜低配到高配的区间是23w-33w。另外希望智驾版车型不要搞软件包收费这种事情,花了硬件的钱还要再花几万开通软件有点耍流氓了,我很喜欢小鹏的这种买了就能用的模式,我认为小米也是有这样价值观的一家公司。
小米汽车不是好不好的问题,主要是你有选择权。
只要小米活着,你不至于被强行喂了大便还要唱赞歌。
小米汽车会成为标杆产品,比小米优秀的自然更好
但是不如小米汽车的妖魔鬼怪马上就要现原形了。
版权所有:大林机器视觉培训上海办事处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4016686号-6
本站关键词:上海上位机培训 上海上位机运动控制培训 上海Halcon视觉工程师培训 上海上位机软件开发培训 网站标签